火久免费无线成品人视频_伊甸院无跳转直接进入_已满i8点此i3进入7y7y

您现在的位置: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>> 新闻中心>> 教育新闻>> 正文内容

师生关系和老师境界

文章来源:王开东教育博客 发布时间:2009年12月22日 点击数: 字体:
 

 

毋庸置疑,教育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。很多教育专家致力于探讨师生关系,追究师生关系带来教育成效的最大化,这是一件好事。

可是好的动机,未必产生好的成效。有时甚至于混淆是非,造成混乱。

譬如师生平等,这是教育界的共识。于是,很多专家都在意淫,最好的老师,应该“如母亲般的慈爱,如父亲般严厉,如朋友般坦诚”。

师生平等应该是这个样子吗?如果应该是这个样子,它的理据是什么?如果不应该是这个样子,那恰切的师生关系,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?

不少人认为所谓的师生平等,就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大一统,一视同仁,以便亲密无间。为了达到这种平等,一些老师放低身段,降低教师权威,放弃师道尊严,乐于做和事佬、好好先生,甚至鼓励学生揭自己的短,出自己的洋相,以为这才是民主,公平,平等,孰料学生并不买账,反而无法无天,在老师头上做巢,拉屎,最终造成了逆向的师生不平等。这种逆向的师生不平等一旦造成,正常的师生关系都维护不了,本来还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教育还怎么进行?遑论什么教育成效?

师生关系就是一种职业关系,过于强调它的神圣性和家庭性,有害无益。如果真像父母一样教育孩子,问题就大了去了。古人易子而教不就是为了杜绝父母教育的弊端?而我们现在却把最好的师生关系界定为此,不是太荒唐了吗?

其实,师生平等的要义在于尊重学生,而尊重学生的底线在于尊重学生的人格。

但尊重学生不等于放任学生,该批评的应该严肃批评,该教育的绝不能心慈手软,必要时甚至要给予适当体罚,当头棒喝,促其猛醒。有了痛苦的教训和疼痛,学生或许才会认识到事态的严重。所谓“打是疼,骂是爱,急了用脚踹”也并非毫无道理。

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不但训斥过学生,甚至还打过一个孩子的耳光。在他看来,只要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利,可以运用非常手段。杂文家吴非老师,也是如此。在《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》一文中,老师记载了这样两个事例。

一个身高一米八的高材生已经被保送一所名校,但却连续三次故意把大便拉在厕所的过道上。王老师义愤填膺,因为他损害了公共利益,坚决要求他公开道歉;一个宿舍女管理员回家的路上跌倒了,手臂绑了石膏,吊了夹板,第二天又来值班了。因为她平常管女生很凶,女生们幸灾乐祸,有个女生说:“她怎么没摔死?”她的话引起了三四个女生的哄笑。尽管这不是吴非老师的学生,但吴非老师依然拍案而起,痛骂这些学生。他鄙夷地对这名学生说:“她的年纪可以做你的祖母。我为你的这句话感到羞耻。”你必须向她赔礼、道歉。

老师最后说:“在教育工作中,如果我们不敬重崇高,下一代将变得猥琐;如果我们不维护正义,下一代就会丧失羞耻感,如果我们不看重诚信,下一代将以奸诈为荣;如果我们不尊重文明,下一代将会比赛粗野……及时地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愤怒,也是一种教育。”

当然,在批评教育学生时,我们要维护学生的人格,不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,甚至于给学生留一点面子。错了可以改,可以从头再来。但如果损害了学生的人格,使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感,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。所以,任何时候,维护学生的人格,这是做老师的底线。

尊重学生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选择。

人是教育的起点,也是教育的终点,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,也是教育的本源。学生学习,不只是学习知识,也不只是训练能力,更重要的是要从教育中发现自己,认识自己,体验自己,丰富自己。最完美的教育就是鼓励学生做梦,然后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;而最重要的教育过程无非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他自己,然后成长为他自己的过程。也就是说,教育是学生自己的事情,学生有独立赋予自己教育意义的权利。教师只起着提醒、引导、展望、告诫的作用。

无论我们的个性多么漂亮,选择多么聪明,意见多么正确,动机多么善良,都没有一丝一毫的理由代替学生做出选择,否则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。实质正义不能以程序不正义的手段获得,更何况这种实质正义本身还要打一个问号。

探究这些师生关系,可以清楚的看出老师所达到的境界。

师生关系如何,主要不看动作的施与者老师,而要看动作的受与者学生。也就是通过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感受,来看不同的老师所达到的境界。

我想借用老子《道德经》来说明这个问题。

《道德经》第十七章记载:“太上,下知有之。其次,亲而誉之。其次,畏之。其次,侮之。”

这几句本来说的是统治者的四个境界。

最高明的统治者,老百姓知道有这个人,但他不扰民,一切都自然而然;其次的统治者,具有亲民思想,老百姓都乐于亲近他,赞美他;再下一层的统治者,老百姓都畏惧他,害怕他;最不成功的统治者,老百姓都不在乎他,欺凌他,羞辱他。

老子谈的虽然是统治者,但《道德经》是哲学论著,哲学具有极大的包容性,我们完全可以从中看出老师的几重境界。

最高明的老师,第一重境界的老师,永远不会站在舞台前面,张牙舞爪,而是隐在学生的后面,不扰民,不折腾。学生只知道有这么个人,丝毫没感到老师的威权,反而在不知不觉中,由他律变成自律,由他发变成自发,并且认为是自我的发现呢。

这就是高明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,这种作用暗合了道家的“道”。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:“不待老师教,学生自能读书;不待老师改,学生自能作文。”而“不待老师教,学生自我教育”,应该是第一层老师所追求的境界。

第二种境界的老师,水平很高,爱心很盛,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无微不至。如前文所述,如慈母一样关心,如严父一样严厉,学生在这样老师的教导下,具有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。他们喜欢这样的老师,亲近这样的老师,赞美这样的老师。

但这样的老师只给了学生现实的教育高效,无非是让学生考上个理想大学,却未能关注到学生的终身教育,换言之,只是“达人”,而没有“立人”。故只能屈居第二。

第三种境界的老师,雷厉风行,努力树立权威人格。

他们信奉“一个人人说好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”,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“畏之”。一旦告诉了学生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就会有令必行,有禁必止,绝不姑息,决不手软。学生因为害怕,恐惧,因为这种外在的压迫感,而暂时戒除了学生的懒惰,遵守规章,勤奋学习,并最终取得了高效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严师出高徒”。

最四种境界的老师是“温顺”的老师。

这种温顺不一定是性格上的温顺,而是一种策略性的温顺,他们没有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上,而是放在师生的人际关系上,以为学生“亲其师,信其教”,于是,千方百计的讨好学生,以博得学生的好感。

孰料学生最为看重的还是老师的水平,“信其教”,还是信在“教”的质量上,没有金刚钻,仅仅想靠讨好学生来和稀泥,揽瓷器活,必然会左支右绌,力不从心。久而久之,学生就会不把老师放在眼里,公然欺凌老师,侮辱老师。

后两种的排法非常有意思。不仅是从现实的教育效果上,还是从教育哲学上来看,在同等教育水平的情况下,严厉的老师要比温顺的老师优秀,这一点常常不为老师所接受。

“水性柔,人们都戏弄之,所以多溺死者;火性烈,人们畏之,所以少有焚死者。”可见使人有所畏,也是教育人、管理人、成长人的一种方式;而所谓温顺的水性,因为人们不怕它,轻慢它,戏弄它,孰料当你在戏弄它的时候,你也为它戏弄,你的这一辈子就玩完了。
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
更多

地址: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西3024号 邮编:519070 电话:0756-8654882

报名咨询:0756-8614785 就业咨询:0756-8654783

粤ICP备06058487号

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547号

版权所有: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

察雅县| 保定市| 兴义市| 山阳县| 仲巴县| 贺兰县| 忻城县| 松滋市| 东港市| 榆林市|